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视觉艺术的具身性多模态话语的认知路径(3)

来源:艺术大观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2 11:4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因此,支宇认为从《千里江山图》的大体量要求手与身对画面的拉展式体验的欣赏过程以及借助欣赏者的心智与认知、人生阅历与生命经验才能呈现出丰富

因此,支宇认为从《千里江山图》的大体量要求手与身对画面的拉展式体验的欣赏过程以及借助欣赏者的心智与认知、人生阅历与生命经验才能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这些方面,[2]足以说明图像观看具有具身互动性。

图二 方力钧作品“叠映的云”

(二)图像的视点

方力钧是中国当代重要的艺术家,以画“泼皮光头”而著称。他所创造的“光头泼皮”的形象,是对上世纪80 年代末和上世纪90 年代上半期中国普遍存在的无聊情绪和泼皮幽默的生存感觉的生动刻画。支宇认为,在方力钧的艺术词汇中,人们讨论最多的是“光头”和“水”。而从当代艺术“视觉机制”与“观看机制”来看,最适用于将方力钧还原为一种“视觉艺术”来进行内部研究的母题则是“云”。[25]他认为方力钧至少画过四种形态的云图,其中包括“烘托的云”、“托举的云”、“遮挡的云”和“叠映的云”。其中,“叠映的云”是对传统观看的惯性方式的一种挑战,从不同视点观看能看到不一样的图像内容。[25]方力钧对于其所画的“叠映的云”自述:“这个时候你的惯性就必须停止,因为你自己的身体位置和视点都被分裂。……它把惯性的透视方式改变了。但是,你越局部看,它越真实,每一个局部都是跟你的惯性方式一样的,每一个局部都是符合你常规的透视的习惯的,可组合在一起,却变成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结构。”[25]这足以说明视点的重要性。而支宇也论述道:“按方力钧本人的描述,‘叠映的云’从视觉上讲是一种多元与复合的视觉认知方式,它之所以能改变‘惯性的透视方式’,就在于他通过对云的多种视角处理与视点把控,让云图呈现出全然不同于普通观看方式的复合视点,从而导致每一个观看人‘身体位置和视点都被分裂’,这种‘具身观看’是对单一透视原则的反抗。”[25]这种“身体位置和视点都被分裂”,即从不同角度观看图像会获得不一样的视觉效果的观点,正好符合认知语言学家所倡导的视点理论。这种视觉效果完全不同于视觉语法所倡导的静态和固定的观看方式与观看效果,而是和认知语言学所强调的具身性相联系的。

图三 王广义作品——《大批判》系列

(三)图像的理想认知模型

王广义,中国艺术家,是和方力钧并称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作为一个1980 年代的中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而被广泛熟知的艺术家,他创作的名为《大批判》的系列作品尤其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他的作品受到众多的关注度的原因在于他使用了一种叫做“负片逻辑”的创作手法。所谓“负片逻辑”,主要通过运用和模仿技术中的底片这一中介物来进行创作,具体包括简化、变形、打格、覆盖、拼贴、挪用、失焦、底片反转和焚烧等等,主要提倡“去图像化”和“没有被图像化的东西”。而所谓的“去图像化”和“没有被图像化的东西”,就是一种批判图像程式化和模式化,而程式化与模式化正是视觉语法所提倡的,因此,他的这种艺术风格,正是对视觉语法的一种强烈批判。

本文选取了王广义的《大批判》系列作品中一幅典型画作。这一幅画则是采用失焦的方法来达到“去图像化”和“没有被图像化的东西”这种效果,尽管采用了失焦的方法,但隐约可以看出人物手中高举着书,手上拿着枪之类的东西,摆着向前冲的姿势,把这些物品、动作与姿势完整地拼凑起来之后可以看出这是一幅工农革命时代的画像。这些物品、动作与姿势反映是对印刻在观看者大脑中印象的一种呼唤,而这种印刻模式则是一种对图像的认知模式,而对其图像完整全面的印象则是一种理想化认知模型。正是拥有这种对图像的认知模型,画家才可以采用其能想到的办法去“毁坏”,而这就是王广义倡导的“去图像化”。但不管画家怎么“毁坏”,观看者通过把碎片式的图像结构进行整合从而构建图像原有的认知模型,而这种通过观看者自身进行构建的认知模型是无法被“毁坏”的,这用视觉语法是无法解释的,并和视觉语法中倡导的静止的无变化的图像信息值是矛盾的。而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模型正好可以解释这“毁坏”中的“完整”。

(四)图像的概念整合

以上三幅图像也是属于王广义《大批判》的系列。这三幅图采用了“负片逻辑”的创作手法中的挪用-拼贴手法,和简化、变形、打格、覆盖、失焦的方法不同的是简化、变形、打格、覆盖与失焦是图像内部的技巧运用,而挪用-拼贴是图像与图像之间的相互整合。在第一幅图像中,把当今国际社会饮料巨头可口可乐标识和工农兵革命的图像相结合,第二幅图是工农兵庆祝工农革命胜利图像和香奈儿标识相拼接,第三幅图是工农兵浴血奋战和国际知名香烟万宝路标识相结合,中西风格相互结合。如果从视觉语法的角度仅仅看到这两种风格的简单叠加和组合,而从认知视角来看,这绝不是一种1+1=2 的简单的组合,而是达到了1+1 大于2 效果的概念整合。在2017 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拍卖人这样介绍这一系列风格的作品:在延续之前创作的“大批判”系列中,他将“文化大革命”中的工农兵形象与现今生活中的那些外来的、渗透到大众生活中去的商品广告图像相结合,在两种不同时代的文化元素中,在反讽与虚无中消解自身的相对性,在整体上达到了一种荒谬的当代主义整体反思。[26]这种整体反思通过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可以清晰地展现出来:在图五,输入空间一——中国工农革命奋斗时期和输入空间二——西方现代大众消费时期因相互间的相似性进行联系而产生跨空间的映射,而这种相似性在类属空间得到体现:两个空间都是时期属性和在特定时期的事件。类属空间和两个输入空间的差异性向合成空间进行投射,在合成空间中两个空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进行对比消解——中国工农时期每个中国人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激情澎湃;而现今西方过着消费无度、空虚与无聊的生活,而正是在合成空间中产生了一种对当代主义的整体反思之意。

文章来源:《艺术大观》 网址: http://www.ysdgzz.cn/qikandaodu/2021/0202/596.html



上一篇:作为符号形式的语言 ——恩斯特·卡西尔的语
下一篇:吃 烟

艺术大观投稿 | 艺术大观编辑部| 艺术大观版面费 | 艺术大观论文发表 | 艺术大观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艺术大观》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