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作为符号形式的语言 ——恩斯特·卡西尔的语(2)

来源:艺术大观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2 11:4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8、19世纪的人文主义者试图调和二者,不管是康德的“综合”概念、赫尔德的“反映”概念,还是洪堡的“精神器官”,都抛弃了对语言本源的追求,认

18、19世纪的人文主义者试图调和二者,不管是康德的“综合”概念、赫尔德的“反映”概念,还是洪堡的“精神器官”,都抛弃了对语言本源的追求,认为普遍语言的本质不能再从抽象的形式中去找寻,而要从人的认识功能、从人类精神整体中去找寻。卡西尔同时代的语言学则彻底分裂了内容和形式,一派转向心理学的研究,将语言看作是各种声音产生的心理机制;另一派则转向形式逻辑的研究,认为语言作为认知的工具,具有形式化本质。前者如冯特,后者如弗雷格[9]。卡西尔认为这里的问题是,我们可以通过把语言解剖为心理的和物理的组成部分来理解,但是任何一种单独的理解都不能达到对语言的真正认识。

卡西尔认为以上做法都不可能找到语言的本质,因此,他不打算追随任何既定的哲学路线,而是选择寻找自己的方法。卡西尔不关心语言的起源、语言与情感的关系、语言的表达规律等具体问题,因为语言不只是一种词源学、修辞学或语义学。他认为需要做的是突破语言一隅,以一种哲学的宏观视角在神话、艺术、科学等全部人类文化领域去考察语言的生成、变化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他关注的是这样一些问题:“它们每一个到底意指什么?它们又完成了一些什么的功能?……语言和神话之间、艺术和宗教之间到底存在着一些什么关系?……是什么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呢?”[10]重点是语言的功能以及与其他符号形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语言以何种形式满足了人哪一层面的需求。

符号形式的哲学方法也要立足于语言现象,但卡西尔只是将语言现象看作研究质料,而非目的。需要解释的不是人类语言的单纯事实,而是只能在语言活动中被观察到的语言结构。以往语言研究中的指称论、观念论、反映论,仍然是一种机械的研究,它们的根本缺陷在于其基础是语词与对象的相符性,只是把现实设想为现成实物的集合,而没有看到语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对现实的一种建构。语言用语音建构了一个意义世界,对这个意义世界的分析才是卡西尔的重点。

二、语言的发展

卡西尔试图以语言为例,建立一个人类文化研究的“图式”(Schema)。语言虽然不同于其他文化分枝,但作为一种符号形式,它和其他符号形式一样都是主客观两方面的产物。卡西尔认为通过对语言的追踪和分析,能得到一套适用于一切符号活动的“语法”,从而达到对人类文化的重新认识和理解。

卡西尔将语言分为模仿阶段、类比阶段以及纯粹形式三个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语言是靠对外界声音的模仿产生的,源自对感觉的自然表达。莱布尼茨的语源学和洪堡的儿童语言研究中都有大量证据表明,原始语言中部分语音与其对象间存在着某种“相似”关系,最常见的是拟声词,以及直接表现情感的发音。在英语中,“st”经常表示经久不衰和稳定不变,而“l”则表示易溶解的和可变的;元音“a、o、u”表示远处的,“e、i”则表示近处的[11]。在模仿阶段,原始人不得不最大限度地为每个个别存在设计代表性语音,以进行区分。在伊魏(EWE)语中,至少有三十多种“走”的说法:疲倦地走、摇摇摆摆地走、高兴地走、疲倦地走、一瘸一拐地走、拖着脚步走等[12]。在这一阶段,语言具有神话的特性,词语本身就是现实的一个真实部分,神力直接附着在每个词语之上,诅咒一个人的名字就能应验到他本人身上。

卡西尔认为即使在模仿阶段,人类语言也不同于动物的“语言”。动物的“语言”总是全然主观的,虽然表达各种各样的情感状态,但并不指示或描述对象。而人类此时的语言虽然还不具有一个客观的指称或意义,但它包含着主动的情感表达。因此,这一阶段语言的模仿只是对外在形态的感官模仿,并不是完全的复制。它不仅是对客观环境的反映,也是对人类自己生命及行为的反映。这是语言发展中最关键的一步,没有任何其他动物完成了这一转变,从而能像人一样实现从感觉到观念的超越。

基于先验范畴在批判哲学中的地位,卡西尔重点分析了时间、概念和数字在语言中的发展。在语言发展初期,空间的表达仍然带有神话的印记,是一种直观的、感觉的空间观念,会使用语音的质感和强弱来区分方位,但还不能从人及其行动中脱离出来。比如,在原始印度日耳曼语系中,距离是根据亲密关系分出来的:“我”暗含着“这里”,“你”暗含着“那里”[13]。这里是近的,那里是远的。关于时间的表达,最初也是和空间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这儿”暗示着“现在”,“那儿”则意味着“早些”或“晚些”时候[14]。受空间直观性的限制,这一阶段的时间只有“现在”和“非现在”两个维度。只有当数字从直观中分离出来了以后,“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观才出现。数自身和空间、时间一样,最初也是实指的。原始的数是对身体,特别是手的模仿。在苏斯(Sotho)语言中,“5”代表“完整的一只手”,而“6”的意思则是“跳”,因为数6的时候会从一个手跳向另一只手[15]。

文章来源:《艺术大观》 网址: http://www.ysdgzz.cn/qikandaodu/2021/0202/595.html



上一篇:关于女书与艺术邂逅的思考
下一篇:视觉艺术的具身性多模态话语的认知路径

艺术大观投稿 | 艺术大观编辑部| 艺术大观版面费 | 艺术大观论文发表 | 艺术大观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艺术大观》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