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山中屋·屋中山:大观原点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2)

来源:艺术大观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2-22 04: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穿插错落是传统巴渝建筑的基因。山麓市集退、错、挑、吊,陶瓦与小青瓦斑驳交错的屋檐低垂着,顺应地势,嵌入自然。单元之间拉开缝隙,原生竹林和

穿插错落是传统巴渝建筑的基因。山麓市集退、错、挑、吊,陶瓦与小青瓦斑驳交错的屋檐低垂着,顺应地势,嵌入自然。单元之间拉开缝隙,原生竹林和茶园梯田将其紧紧包裹,自然院落渗透其间,绿意从山顶倾泻而下,漫向远方……

△ 山麓市集 ?北京城建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场地鸟瞰 ?北京城建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环秀山房

沿山麓市集往上,无名小山静静伫立,像一座自然的图腾。相较于山下的烟火百态,高处更显遗世独立。

环形的瓦屋将山体拥入怀中,山顶的一丛野杉树被精心保留,在晚风中婆娑起舞,沙沙作响。屋檐下的空间自由流动,大尺度的出檐创造了内、外两重视界,内含雾隐山林之清幽,外环群丘林海之浩渺——此为环秀山房。

△ 环秀山房空间爆炸示意图 ?中国院

面向西侧的一隅,环秀山房以廊桥的姿态跳脱山坡,浮于半空。山丘绿草得以冲破围隔,顺坡而下,流淌向山谷的花田林海,重新回归自然怀抱。

山麓市集的熙熙攘攘,环秀山房的烟波浩渺,两相结合,顺自然之势,起承转合间,以期暗合东方山水画中的立体空间意趣。

△ 环秀山房 ?北京城建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建造过程(2021年4月)?徐松月

△ 环秀山房遮阳格栅展开图 ?中国院

从天空栈道回望“山神庙”

无名小山的半山腰有一处“山神庙”,说是庙,不过是在山坡上凿出的石龛。“菩萨”很简陋,粗可辨形,在红色绸缎的衬托下,却也显得灵气十足。道路崎岖,却一直香火不断。在大家的努力下,“山神庙”作为山的重要部分被保留下来,除了原本的山路,我们希望以新的方式,回望岁月的积淀,也回望自然的智慧。

环秀山房屋顶有一条天空栈道,其中面向山坡的平台正是“祭拜山神庙”的好去处。夜幕降临,“山神庙”被照亮,行走在“水天一色”般的天空栈道,回望……

△ 山神庙 ?徐松月

△ 屋顶光伏栈道效果图 ?中国院

△ 屋顶彩虹光伏栈道 ?汪新

源自乡土的智慧

最大限度保留原生地形,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巴渝山地体验空间;最大限度保留自然植被,使得原生生态环境得以延续,并具有自然乡野的独特风情。

乡亲们祖祖辈辈在此生活、劳作,留下了与自然相处的智慧。在“绿色建筑”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不以“高技术”为先导,而是希望回溯乡土人居智慧,以空间统筹设计为手段,从底层逻辑上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

——大量外廊和大出檐,是湿热气候的自然选择;

——场地起伏,架空和吊层为自然通风创造了更好条件,出檐与遮阳格栅好比老屋窗外的层层竹影。环秀山房外,360度的遮阳格栅系统,给夏日以斑驳凉意;

——屋顶,63米长的天空栈道安装有光伏地面,年设计发电量9230度;

——粗粝的毛石墙、斑驳的石笼墙、光亮的青石板、湿润的绿砂岩,深深浅浅的竹篱笆,各种本地石材与自然材料成为自然场景的独特表情;

——树形交织的结构构件大量外露,不采用外包和过度装饰。将结构的自然逻辑直观的显现,成为重要的空间趣味和体验……

△ 建筑人视角效果图 ?中国院



上一篇:《大观茶论》:饮茶分为三个境界
下一篇:油画中的旗袍女子风情万种 | 艺术大观美术专题

艺术大观投稿 | 艺术大观编辑部| 艺术大观版面费 | 艺术大观论文发表 | 艺术大观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艺术大观》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