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唐宋时期陶瓷绞胎艺术流变研究(2)

来源:艺术大观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2 07:4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唐宋绞胎器物的装烧方法变化 唐代绞胎器物的早期温度在900度左右,宋代绞胎器物的烧成温度达到1200度以上。采用匣钵装烧工艺,因采用柴烧形式使

三.唐宋绞胎器物的装烧方法变化

唐代绞胎器物的早期温度在900度左右,宋代绞胎器物的烧成温度达到1200度以上。采用匣钵装烧工艺,因采用柴烧形式使器物表面有火痕。从《唐代黄冶窑遗址考古发掘简报》内容来看,绞胎器多采用两次烧成,即先制作成绞胎坯进行素烧,然后再罩以透明釉进行二次焙烧。从巩义黄冶唐三彩窑窑址出土器物来看,绞胎器与三彩器、唐青花在当时都是同窑装烧生产,烧制方法以垫饼、碗形支烧、柱形支烧、盘形支烧、三叉支烧、几何形垫板、架板棚烧(图5)、不同器物套烧、匣钵摞烧等为主,匣钵在唐后期方使用。从出土的唐晚期的黄釉枕底部的垫饼残存来看说明了当时枕类烧造主要以垫饼为窑具。从绞胎器物的釉色种类上看,绞胎器物外部都施透明釉、绿釉、淡黄釉或白釉等,釉层较薄,年代久的表面有亚光、有细裂纹和包浆。宋代的器物烧制则普遍使用匣钵等窑具装烧,产品烧制温度控制上更加稳定,绞胎肌理也更为清晰。

图4 唐宋元绞胎装饰肌理比较

图5 黄冶窑装烧架板棚烧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四.绞胎器物的生产窑口及品类演变

唐宋绞胎瓷器的生产窑口主要分布在河南、陕西、山东等地。据专家考古证实,在河南巩县窑、焦作当阳峪窑、宝丰清凉寺窑、新安窑等磁州窑系的民间作坊都曾烧制绞胎瓷。绞胎陶瓷实物和标本在我国山西、河南、河北、陕西及江苏、浙江等地均有发现。

图6 绞胎瓶 北宋-金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传统绞胎陶瓷器物多为小件的日用器物。唐代绞胎陶瓷器物类型有绞胎枕、罐、盂、炉、盌、杯、俑、钵、盘、球(杖丸)、碗等日常生活器物,人物、动物类绞胎瓷塑少见。其用途以随葬明器为先,其后逐渐发展为日常生活用品,器物多仿金银器、玉器、漆器、染织品纹样、动物造型、植物花卉造型、自然肌理等。由于其产品的新奇与精美,自然也就成为皇家贵族的高档用器,民间流传少见。陕西乾县唐懿德太子墓出土的三彩绞胎骑马俑,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唯一一件唐绞胎瓷塑。宋代生产的绞胎器物大多为日常生活用器,涉及碗、钵、盘、罐、盒、壶、枕、球、瓶(图6)、盆、茶叶锤、围棋子等,甚至还有瓷塑,如福建晋江博物馆收藏的国家一级文物宋代绞胎弥勒坐像。从器物审美特征上来看,唐代绞胎多以抽象写意的不规则长线条纹为主,器物充满自由与洒脱感;宋代绞胎则多以小巧精美的密集与发散型纹样为主,注重器物的内在美;辽金时期绞胎纹理较为呆板与零碎,缺少整体气势和韵味;元代的绞胎纹理由面向线演变;明代开始由整器绞胎装饰发展为局部镶嵌装饰为主。

五.唐宋绞胎器物中的诚信文化理念传承演变

陶瓷手工绞胎技艺具有工业制品无非替代的手工文化符号,是当代诚信文化理念与大国工匠精神的再发展。在我国建设“两型社会”和“一带一路”的新时期,对传统诚信文化理论研究以及当代诚信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非常重要。以研究古代绞胎瓷器的装饰纹理和制作工艺为切入点,透视中国传统绞胎瓷生产窑址和绞胎艺术的发展历程,揭示绞胎艺术瓷在当代的审美和文化魅力,能更好地站在“诚信文化”的视角审视我国绞胎器的外销及由此带来的文化与技术的传播影响。而传统绞胎瓷从制泥、成型、修饰、打磨与烧成等制作过程,都需要人的全手工参与,在作者的创作体验过程中,也将诚文化信理念进行了自然的潜移默化,实现润物细无声、寓教于乐的效果。当代文人艺术家和收藏家等消费群体在收藏鉴赏绞胎瓷的过程中,也自然将其所承载的诚信文化进行了再次演绎与传播,从而使诚信理念在大众之中得到广为传播。

通过唐宋时期的绞胎陶瓷技艺流变研究,有助于对中国绞胎陶瓷器的产生、发展、兴衰、恢复与创新的历史形态和状况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使传统绞胎陶瓷艺术在工业化时代的今天得以不断拓展与延伸,成为传递当代诚信文化的全球使者。

[1]陈进海.世界陶瓷第五卷。万卷出版公司。2006年4月第一版,274页。

[2]高丰.美的造物。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文集。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年1月,136页。

[3]王鸿新《一个被人忽视的古窑址—北宋时期的当阳峪窑》陶瓷科学与艺术页

1.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国际视角下陶瓷绞胎技艺的文化复兴与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XSP19YBZ145;基于新时期殡葬管理制度下的湖南陶瓷殡葬容器创新设计研究,项目编号:XSP19YBC023,基于现代陶艺创作理念的醴陵釉下五彩瓷艺术创新设计研究,项目编号:XSP19YBC167。

文章来源:《艺术大观》 网址: http://www.ysdgzz.cn/qikandaodu/2021/0512/1256.html



上一篇:图像学在北宋经济与社会研究中的运用
下一篇:推进文化艺术创意与创新创业有机融合

艺术大观投稿 | 艺术大观编辑部| 艺术大观版面费 | 艺术大观论文发表 | 艺术大观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艺术大观》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