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浅谈实现课堂教学高潮的孕育艺术(3)

来源:艺术大观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2 13:3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课堂高潮的孕育是一门教学艺术,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文化底蕴、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而且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智慧,同时更取决于教师对课堂教

课堂高潮的孕育是一门教学艺术,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文化底蕴、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而且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智慧,同时更取决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执着追求的职业情怀。

[1]任文田.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王永春.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吴桂星,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宁化县实验小学。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序且完整的逻辑事件,通常是按照“起始、展开、结尾”这三个过程来行进。从教育影响与感染的角度来说,它犹如一个故事或一部戏剧的展开,有迎合观众心理的序幕,有跌宕起伏的故事发展情节,有触及人们心灵的特写高潮。没有高潮的戏剧是平淡的,难以吸引观众,而没有高潮的课堂是枯燥的,学生昏昏欲睡。一堂课是否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是否学得好且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课堂高潮的孕育。课堂教学高潮,指课堂教学中产生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状态。本文就课堂教学如何孕育高潮的艺术,以小学数学《因数与倍数》的课题教学,谈谈个人的认识。一、 激趣导入 营造序幕高潮课题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而激趣导入是孕育课堂序幕高潮的常见手段。激趣导入,其目的是引发学生对本课题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对课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它就为整堂课奠定了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基础,学生的主动积极是其必然表现。激趣导入,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围绕“趣”来设计。它可以讲述学生爱听的故事,也可以展示一幅新奇的画面,又可以是师生共同的娱乐游戏,还可以是模拟有趣的日常生活,等等。形式和内容可以灵活多样,但设计的原则必须紧扣课题内容。如《因数与倍数》课题导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模拟策划“春游野炊”活动:全班54位同学,每位同学只能烹煮一种菜肴,请你策划:若每野炊小组的人数必须相等,那么全班同学可分为多少个小组比较好?从问题的性质来说,它属于涉及“因数”和“倍数”的数学问题,全班同学可分为27、18、9、6、3个组等五种方案。在分组思考中,学生们思考的核心问题就是“54能够被什么数整除?”其中“什么数”的概念就是“因数”内涵,而“整除”的思想就是“倍数”的意识;在活动内容方面,春游是感受大自然万物复苏后生机盎然气息并欣赏春天百花齐放景色而心旷神怡的活动。野炊,既可以享受美味佳肴,又能获得劳动创造生活的快乐体验。它是学生向往的课外生活,学生必然兴趣盎然。在策划实际的野炊活动方面,学生们首先会考虑小组人多好还是人少好的问题,进而自然会对“菜肴种类”“烹煮时间”“人员分工”“相处关系”等多个问题综合考虑。其中既蕴含着构建多种方案的发散性思维,又包含着比较各种方案优劣的聚合性思维。这既是思维活力的激发,也是课题导入序幕高潮的呈现。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树立学生的数学意识。所谓数学意识,就是指用数学思想与方法来认识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面的课题导入,不仅可以通过模拟有趣生活来让学生树立“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观念,而且还可以使学生领悟“数学在生活方面的应用价值”。二、 引导探究 启迪思维高潮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思维,其中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思维高潮,指学生的思维具有洞察、质疑、发现、批判、联想等活力,其过程特征是伴随着良好的课堂生成。探究,即探究性学习,指以问题为突破点,通过质疑、发现、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形式来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可见,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是启迪学生思维高潮的有效途径。探究性学习与科学探究活动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探究性学习必须使学生在短时期内获取课标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因而某些过程步骤往往被简化,通常的教学做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直指学习的关键所在。在《因数与倍数》课题中,知识与方法要点为:①因数与倍数概念;②因数与倍数关系;③因数与倍数性质。为使学生较好理解和掌握这三个知识要点,教学中就可以针对每个要点设置相应的探究性问题。如“因数与倍数概念”,首先可给出商分别为“整数”“小数”“有余数”这三类除法算式,然后提出如下问题:1. 这些除法算式各有什么特点?可以分成哪几类?2. 在整除算式中,被除数与除数是什么关系?3. 对于30这个被除数,可以被整除的除数有哪些?最小或最大的除数各是多少?4. 对于3这个除数,能被整除的被除数有哪些?由此你发现了什么?在问题1的探究性学习中,既隐含着促进学生的分析与比较思维,又暗示着启导学生的归纳与分类思维。问题3与4既存在着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存在着引导学生探究被除数或除数数据特征的聚合性思维。在问题2中,它要求学生探究各种具体的被除数与除数数据之间共同特征,是一种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思维。应该说,如果学生对上面的问题有着积极且专注的探究与思索,那么这就是学习过程中思维高潮的体现。如果学生从上面问题中获得“某个除数能被整除的被除数有无数个”或“被除数能被整除的除数只能是几个,而且这几个数中又体现整除关系”的认识,这何以不是一种活力思维。三、 课堂讨论 推进互动高潮课堂是师生在知识、思想、情感方面交流的平台,是师生心灵对话的特定场所。互动,指师生的对话,通常是师生间的质疑或认知及其思想观点方面的交流。所谓互动高潮,就是指课堂对话积极,有观点的争论,有思想火花的碰撞,其中常伴有良好的课堂生成。推进课堂互动高潮,首先要求教师要提供课堂讨论的平台。教师要具有课堂民主意识,要允许学生质疑或表达不同的思想与观点。其次要求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它可以是直击学生的困惑,也可以是某个知识与方法的延伸或拓展,还可以是引导学生对知识与方法的贯通理解。如《因数与倍数》课题教学,教师就可以设置如下问题让学生开展课堂讨论:①为什么因数和倍数不能是小数?②最小因数、最大倍数、最大因数、最小倍数各具有什么特点?因数和倍数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③6的因数有哪些数?6的倍数又有哪些数?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④倍数只能是1的数具有怎样的特点?在上面问题中,问题①是学生对因数和倍数概念的认知困惑。由于对除法算式先有的认识,学生认为因数和倍数不能限于整数,甚至会以10÷2.5=4和6÷4=1.5等这样具体的算式进行说明。对于问题②中“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和问题③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的问题,学生们都能说出自己的认识或看法。而问题④是一个具有思维深度和广度的问题。有的学生会仅从被除数的个位数来辨析,有的学生可能会依据“能否整除”来诊断,有的学生也可能从被除数的数字之和来探寻,但不论哪种方法,其中都蕴含着学生的活力思维。在课堂讨论中,当某个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时,其他学生都会用质疑或否定的态度进行驳斥,乃至争论,致使观点或看法在争论中不断得到修正。这种讨论中的发论、驳斥、争论、修正就是课堂互动高潮的演绎进程。当然,对于“因数和倍数只能是整数”的问题,由于学生已有知识的局限,教师难以给出让学生信服的解释,但可以作为一种“留白”。当学生在学习“分数通分和约分”知识后,自然会从应用方面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这种涵义。四、 精彩结尾 构筑感召高潮如果说有趣的课题导入是激发求知欲的催化剂和开启思维的钥匙,那么精彩的课堂结尾则能起到或画龙点睛、或意犹未尽、或欲罢不能的功效。课堂结尾,既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概括性总结,又是承上启下的新课铺垫,使课堂教学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感召高潮,指具有感染与号召的氛围,其特点是使学生滋生学有收获、学愿继续、学而快乐的心理体验。课堂结尾方式多样,难以胜数,本文仅列举三种。(一)总结式:画龙点睛归纳课题知识要点,知识结构纲目分明,同时指出容易模糊和误解之处,使学生理解难点,掌握重点,记忆深刻。对于《因数与倍数课题》,可进行如下总结式结尾:1. 在某个除法算式上方注明整除、各项下方分别注明被除数、因数和倍数等文字,并制作包含文字的有趣图形且颜色分明的课件,促进学生的形象性记忆。2. 就某个数的最大因数、最小倍数、最小因数、最大倍数、因数和倍数的关系等内容设计相应的填写表格,促进学生形成比较性记忆。(二)游戏式:意犹未尽设计某种应用课题知识的课堂游戏。如《因数和倍数》课题的结尾:教师给出一个数,要求学号属于这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学生进行接龙式背诵古诗,顺序从除了1之外的小学号开始,接着是相应的倍数学生,由小学号到大学号,每人一句,背完报出自己的学号。诗题由1号学生指定。课堂游戏是一种寓学于乐的学习方式,既可以营造活泼热烈课堂氛围,又可以诱发学生的快乐情绪,所谓意犹未尽,就是让学生的这种快乐情绪延伸到课外。(三)悬念式:欲罢不能在课题知识拓展或延伸方面设置某种欲罢不能的悬念。如《因数和倍数》课题就可以设置如下问题:有一堆苹果,平均分成6个,会剩余5个;平均分成8个,会剩余7个;平均分成10个,会剩余9个。试问这堆苹果最少有多少个?这个问题,既要用到因数和倍数知识,又涉及求公倍数方法,属于课题内容的延伸。开始学生会觉得依据所学知识自己能解答出来,通过思考又觉得不是那么简单,但又甘愿放弃,这就是欲罢不能的感召高潮。五、 总结课堂高潮的孕育是一门教学艺术,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文化底蕴、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而且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智慧,同时更取决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执着追求的职业情怀。参考文献:[1]任文田.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2]王永春.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文章来源:《艺术大观》 网址: http://www.ysdgzz.cn/qikandaodu/2021/0222/625.html



上一篇:启迪发现在传承中创新浅析小学美术线描教学
下一篇:由作者类型融合的银幕现象回看白日焰火

艺术大观投稿 | 艺术大观编辑部| 艺术大观版面费 | 艺术大观论文发表 | 艺术大观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艺术大观》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